电脑显卡性能参数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显存类型是当下选择显卡需要加大关注的地方。目前最好的显存类型是GDDR5,等效频率最高,其次是GDDR3,最后是目前常见的DDR3。注意,GDDR3和DDR3不是一样的,前者是专属显存,是基于DDR2内存改造而成,而DDR3是普通的内存,年代比GDDR3要新,但延迟和频率比不过GDDR3。之所以DDR3大量应用,是因为成本很低,为了缩减成本,用DDR3不足为奇。
HDMI,英文全称是“HighDefinitionMultimedia”,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应用HDMI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HDMI接口也可以转换成DVI或者VGA接口。目前高端显卡和显示器均用此类型接口,笔记本也有HDMI接口。
核心代号就是指显卡的显示核心(GPU)的开发代号。而所谓开发代号就是显示芯片制造商为了便于显示芯片在设计、生产、销售方面的管理和驱动架构的统一而对一个系列的显示芯片给出的相应的基本的代号。不同的显示芯片都有相应的开发代号。
这些参数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参数有如下(图示红框标出的):Name(显卡名称),GPU(核心代号),Shaders(流处理器数量),MemoryType(显存类型),BusWidth(位宽),MemorySize(显存容量),Bandwidth(带宽),DefaultClock(核心默认频率),Memory(显存频率)
Board)主要功能是提供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如果一张显卡连最基本的电路都设计不好的话,即使给你再好的电容、显存颗粒等等可能也无法稳定的运行,更别提进一步超频什么的了。所以PCB对显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PCB的层数越多,长度越长,容纳的电气元件越多,电路越复杂,用料越多,显卡性能越好。PCB详细功能请在主板介绍篇中查看。
显卡性能主要看哪些参数
一种是指处理器内部集成了显示芯片,即“核显”。一般分为AMD现在的“APU”和英特尔的“核芯显卡”。显存同样从内存分享而来,APU对内存的性能需求相对较大,所以一般在配置选购APU的时候我们都建议使用频率大于等于1600MHz的双通道内存。
流处理器多少对显卡性能有决定性作用,可以说高中低端的显卡除了核心不同外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流处理器数量,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NV和AMD的显卡流处理器数量不具有可比性,他们两家的显卡核心架构不同,不能通过比较流处理器多少来看性能,一般情况下NV的显卡流处理器数量会明显少于AMD。同一代的显卡,可以用SP数量差距来大概估算性能的差别。
动态共享显存技术,是将内存划分为显存,以便当显卡*显存不够用时临时占用。N卡将此技术成为TC,A卡为HM,这也就是市面上经常听见显卡是TC1024M或者HM1024M的,这时候所谓的显存大小就是共享后*显存和共享显存容量之和,买显卡的时候需要注意。
容量,一般说来,够用足矣,没必要追求显存大。1680*1050分辨率,1G显存;1440*900及其以下,512M就可以;1920*1080,至少1.5G显存。
PCI-E16X接口对显卡提供了75W供电,能满足中低端显卡需求。但高端显卡供电不够,只能需要电源对其*供电,于是就有了供电接口。理论上6PIN接口能提供75W的供电,8PIN接口提供150W。(不过在实际上他们能提供大于这个数值的供电)
显卡如何看性能好坏
伴随着画面越来越精细的大型游戏,逐步发展的显卡一直都冲在最前方,直接导致显卡内部结构的本质变化,很多用户不明白显卡怎么看好坏和性能,本教程就此为题,详细为大家介绍显卡内部结构。
显卡的金手指(connectingfinger)是显卡与插槽的连接部件,所有的信号都是通过金手指进行传送的。金手指由众多金*的导电触片组成,因其表面镀金而且导电触片排列如手指状,所以称为“金手指”。金手指的形状代表了该显卡的插槽类型,目前显卡都是PCI-E16X接口的,过去的显卡有AGP和PCI接口的。
VGA,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VGA(VideoGraphicsArray)接口,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在中低端上显卡很常见。
一般鳍片比较宽厚,覆盖面积大,应用于*比较小的低端显卡(这只是一般说法,也有奇葩旗舰卡用被动散热)。
除容量外,类型、位宽和频率能共同决定一个重要的参数——带宽。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显存带宽=等效频率×显存位宽/8。带宽越大,意味着对GPU数据吞吐的能力越大。举个例子,水管的大小就是带宽,水流就是GPU的数据,水流小没有限制,大了水管小就会出现瓶颈了。因此,对带宽的要求就是:够用即可。